明城墙与大榕树双伴双生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大地,越秀公园就开始热闹起来了,成群结伴的市民来到这个市区中的公园晨运。漫步于越秀山中,每当经过明城墙,视线总会禁不住被一处奇特的景观吸引——古朴的明城墙上,榕树从垛口的位置开始生长,往上是茂盛的枝叶,往下是粗壮繁盛、盘根错节的根须,褐色的根须爬满一墙,直至落在地里找到泥土和水源方才罢休。榕树根须与城墙和谐地融为一体,原本藏于地下的根须直接呈现在眼前,壮观程度不亚于茂盛的树冠。

  这一奇特景观足够引人注目,不过深究之下,才发现这不仅是一棵榕树的故事,而是榕树与古城墙相生共存时,人的选择与智慧。

  大树根须爬满城墙

  市民作诗《墙根缘》

  行走于越秀公园,沿着明城墙从东往西,一路上可见几处大树与城墙相伴相生的奇特景观。最为茂盛的一处位于西段休息平台,连续生长着三棵榕树——一棵黄葛榕、两棵细叶榕。榕树繁茂的根须爬在古朴的城墙上,颇为独特、壮观,吸引过往市民游客驻足观看、用手机拍照留念,还不时有“摄影发烧友”架起“长枪短跑”将这一奇景收入镜头。

  “老广”金溢潮是一位老医生,十余年前罹患中风,此后,在越秀公园的林间小径步行成了他抗病延年的运动项目。每个工作日的清晨,他都会沿着越秀公园古城墙步行,再搭乘地铁上班。步行三年多,金溢潮见证着城墙上的榕树根与古城墙结缘相伴、相栖相息……在经受风雨冰霜、四季递嬗的洗礼中和谐相处、共生共荣,此情此景让人动容,金溢潮有感而发,写下一首名为《墙根缘》的小诗——根护墙、墙养根,根基相连,长相厮守、相互依存。

  如今,这首小诗常常出现在越秀公园讲解员蓝玲玲的讲解词中。曾是导游的她,游览过全国不少城市的风光,不过第一次在越秀公园遇到古城墙上的这些榕树时,她仍然深受震撼。越秀公园内一共有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省级,9处市级,而古城墙是她印象最深刻的。

  据悉,广州明城墙,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城墙,东西连线横跨越秀山,长1100多米,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明城墙的城墙基多为长条形红色砂岩石块砌筑,每块长度近1米,宽、高均为0.4-0.5米,砌筑城墙的砖石非常坚固。现在幸存于越秀公园内的明城墙便是用红砂岩条石作城墙基,上砌青灰色大型城墙砖,是广州扩展北城时所筑的一段城墙,厚实坚牢,形貌古朴。民国初年,除镇海楼外,明城墙只剩下高低不等的残垣。1918年-1922年,广州修筑马路,这段位于越秀公园内的城墙与交通规划无碍,因此得以保留下来。

  在讲解这段厚重的历史时,蓝玲玲总喜欢加入古城墙与榕树共存这一亮点。在她眼里,这样的奇特景观体现了和谐性,“如今,我们见到榕树和城墙已经融为一体,成为新的景观。树与城墙相生相伴,见证着人间沧桑变化,这是一种自然界的和谐;而榕树底下、城墙边上的休闲空间成了市民游客感受自然、感受历史的地方,老年人在这里话当年,年轻人在这里规划人生,孩童在这里蹒跚学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种子落墙长出繁根

  演绎动人生命故事

  榕树爬上古城墙,如此壮观的景观是如何形成的?有一个说法是与“飞榕”现象有关。明清时期,城墙是防护设施,不允许种树,到了民国时期,城墙的防护作用降低,风将榕树种子带到城墙上,或者鸟儿吃了种子后不消化,在城墙上排了出来,就让榕树在城墙上生长了。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毕可可认可这一说法。他解释说:“榕树是桑科榕属植物,生命力极其顽强。大部分的树是靠根系寻找养分来支撑生长的。榕树的根系比其他的植物要发达,气根也非常丰富,它的根系会不断寻找水源,只要有一点水,它就可以生长。如果换作其他树种,长时间找不到水源可能就生存不下来了。”

  榕树属于亚热带地区的植物,根系发达,树冠浓密。为此,也有一个说法,树在土壤中的根系可能比露出来的树冠还要繁茂。指着爬满城墙的榕树根须,毕可可说,这些原本藏在地下的景象现在直接展露出来了。“这棵榕树并不是平铺于地面生长的,所以它的根须要更‘费劲’才能寻找到水源和养分,为此形成了如此繁盛的根须。假如在同样时间和同样环境下,这棵榕树长在平地里,根系可能就没那么繁茂了。”毕可可解释。这是一个生命故事,也是这棵榕树的独特魅力所在。

  保护城墙也保护大树

  平衡点上的和谐共生

  明城墙高约9到10米,榕树从垛口处开始生长,距离地面6米多。经历了数十年的生长,榕树的根系顺利找到了土地和水源,落地生根。

  如今,城墙之下变成了公园的休闲区域,让市民游客可以在此休闲娱乐。按照修建的要求,休闲区与城墙之间要保留两米的绿化带,这样既为游客提供休闲空间,又保留足够的绿地面积,在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寻找到平衡点。而正因这一平衡点,给榕树留下继续生长的空间。

  相生多年,古城墙与榕树能否长期和谐共生?十余年前,就如何保护城墙曾进行过广泛的讨论。最终,我们定下了科学控制榕树的生长,同时保护榕树和文物的方案。李海波是越秀公园园容绿化部部长,他的日常工作就是管理园区内的绿化养护。他说:“在养护这棵‘特殊’的树木时,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渐渐摸索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专门委托了专业机构,定期对榕树树冠的下垂枝、内膛枝进行轻微修剪,从而减轻树冠重量,更好地保护古城墙。”

  3月底至4月初,广州持续阴雨天,公园通过保安每日巡查、树木管理人员定期巡查等方式,对该榕树及周边古树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树木有什么问题,就会立马上报、采取保护措施。

  除了采取科学手段控制榕树生长,公园还定期给榕树做体检,请专业单位用无人机喷洒防治病虫害的药剂。李海波介绍:“给树木进行安全健康评估就像给人做CT一样,用检测设备对树木进行全方位检查,看是否出现了树干空洞、根系枯烂等情况,一旦发现问题马上采取措施进行根治。”

  毕可可表示:“若是长在地上的榕树,根系有很强的抓地力,而像这样长在城墙边上的榕树,根系相对没有那么强的抓地力,不过通过园区定期缩冠、修枝,目前来看暂时不存在倒伏等安全隐患,但若干年之后,树继续长大,我们就建议给树修建牵引或者支撑的设施。”

  实际上,不仅是城墙上的榕树,作为城央绿地,整个越秀公园的绿化覆盖率高达90%,园区内有经鉴定的古树15棵,年龄最大的古榕树已有近306岁。为了做好古树保护工作,园区专门制定了古树管理保护制度,为每棵古树建立一树一档,严格按照古树管理的技术规范进行养护管理,并建立巡查制度,定期重点监测古树的生长情况、改造立地环境、防治病虫害、修枝整形、检测土壤、牵引气生根、修护树洞等,多措并举促进古树健康生长。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