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非木质资源高质化利用技术创新”项目启动

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人工林非木质林产资源高质化利用技术创新”启动会在江苏南京召开。通过项目实施,将突破12项以上关键技术,开发收集和预处理技术与装备2-3项,创制水溶性皂苷制品等深加工和高值化产品8-10种,建成中试示范线8条,预期活性成分提取率提高20%,产品深加工率提高20%,产品增值200%以上,将有效带动人工林非木质资源种植与加工发展。

目前,我国人工林蓄积量达24.83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由此产生的树皮、枝叶、分泌物和核果等非木质资源储量丰富,进一步对其进行系统、合理、深度利用,一直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林业研究的热点,是现代林业低碳、高效、循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人工林非木质林产资源高质化利用技术创新”项目,结合我国人工林可持续供给条件,以及原料结构特性、化学特性和生物特性,针对目前存在的人工林非木质林产资源利用率不高、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等主要问题,将重点突破人工林枝叶采集预处理与挥发性成分高效提取、人工林树皮活性成分绿色高效提取、非食用木本核果类活性成分提取加工、木本果实加工剩余物预处理及活性物提取等非木质资源采集预处理,以及高效提取关键技术与装备,显著提高非木质资源利用率;着力攻克木本油脂精制及精深加工利用、植物多糖高效分离及利用、松脂绿色加工及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创制系列深加工新产品,显著提升重要非木质资源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大力开展林源活性成分高效修饰与制剂制备、植物多酚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创制生物利用度高、水溶性好的功能食品添加剂、化妆品添加剂等高附加值林源活性成分功能产品,实现非木质资源产品高值化。

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项目主持人商士斌介绍,项目开发的多糖与多酚功能产品、活性成分制品、油脂基与松脂基新产品等多种产品的生产总需求量在100万吨以上,如利用落叶松加工剩余物酶法制备阿拉伯糖半乳低聚糖,以年产1000吨计,产值可达5500万元、利税1200万元;表面活性剂和润滑剂市场需求量在1000万吨以上,以生物质产品替代计算,需求量的5%可望形成约30亿元产值、利税6亿元的市场份额。

“人工林非木质林产资源高质化利用技术创新”项目涉及化学合成、化学工程、酶工程及基因工程等领域的技术和方法,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将显著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为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提供科技支撑,对进一步促进我国人工林培育和发展,调整人工林结构,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