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也应是“科普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印发了《关于在我院研究生教育中实施科普活动学分制的通知》,鼓励在校研究生参与科普活动。这是全国首次在研究生教育中实施科普活动学分制。

这份通知的分量有多重,了解一下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体量就不难掂量出来。目前,中国科学院在校研究生已超过6万名,新生代研究生科学思维比较活跃、眼界比较开阔、知识比较丰富,并掌握时代话语体系,他们积极参与科普,将是一支强大的科普生力军,堪称“科普国家队”。

科普是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科技为内容,面向广大公众的一台“现代文明戏”,兼备启蒙、启智、启迪的多重功能,对于一个科技后发国家来说尤其重要。想想《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丛书对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就不难感受科普的力量。因此,教育部门十分重视科学教育,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规定,从2017年9月开始,小学一年级将增设科学课,并将其作为基础性课程。

增设一门课程不易,上好一门课程更难。当下,尤其缺乏既懂科学原理又懂教育与传播艺术的人才。师范院校培养的教育人才,能说会道却往往科学水平不够,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专业精通往往不善表达,两者之间又缺少融通的渠道,科普缺人现象就愈见显现。毋庸讳言,不少科研人员不愿在科普上花时间,有主观亦有客观因素。主观上,一些科研人员把科普视作没有挑战性的工作,不屑在“小儿科”上浪费时间;客观上,因为科普并不计入科研人员的工作量,无法体现在考评体系中,说白了就是“做再多再好也是白干”,因而积极性不高。

当然也有科学家乐此不疲,科普干得风生水起。譬如中科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褚君浩教授,获得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不是因为科研,而是基于多年来他在科普领域的杰出贡献。他说,“很多人感觉科学家做科普是不务正业,做不好科研才去做科普。而我却觉得,科普给我带来了更大的天地,可以调动起更多资源。”再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协和医院妇产科郎景和教授,工作之余坚持科普写作,宣传妇产科知识及医生职业。其中,《一个医生的故事》兼具科学性与人文关怀,还有可读性,引人入胜。

科学大咖乐于参与科普说明了什么?说明站位高。站在个人得失角度,做科普确实会牵扯一部分精力,也许无助于申请科研经费、发表科研成果;站在国家高度,科普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科研,如果说后者是大厦,前者就是地基。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科普,就是为了国家的未来,每一位科研人员都应该站到这个高度来认识、定位科普,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回馈社会。科学家都应该成为“科普家”,才能将自己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发挥到最大。

当然,外部保障措施、激励制度还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学分、职称、荣誉、待遇等各种保障措施,提高科研人员收益,体现知识的价值,有助于激发他们参与科普的积极性。

(广州日报评论员 练洪洋)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