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共受理国内外植物新品种权申请1442件,授予植物新品种权761件。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林业相关专利共计97686件,其中林业科研院所的专利2208件、林业高等院校的专利为9827件……
《2021中国林业和草原知识产权年度报告》中的这些数据较以往继续攀升,彰显出我国在保护林草知识产权上焕发出的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加快林业和草原发展方式转变,增强核心竞争力。
奋楫扬帆再出发,笃行不怠启新程。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4月20日—26日主题为“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来临,回顾一年,国家林草局继续发挥知识产权对推进林草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助力强林强草建设。
立柱架梁:完善保护政策法规
参与种子法相关条款修改工作
提出扩大植物新品种保护范围、延长植物新品种保护链条、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加大植物新品种侵权惩罚力度,大力保护育种人合法权益,用制度导向激发原始创新活力。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林草部分)(第八批)》
包括漆树属、黄檀属、猕猴桃属、芦竹属、黄耆属、苍术、木蓝属、独蒜兰属、虎耳草属9个属(种),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截至2021年底,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累计收入293个属(种)。
鼓励台资企业申请植物新品种权
国务院台办、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
高效服务:强化新品种权保护工作
上线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管理系统
实现植物新品种权在线申报、在线审查、在线通知等。
组织专家1600人次,完成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588件
开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智能电话机器人咨询系统,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
实现全球共享林业授权植物新品种数据,向UPOV新品种数据库填报441件授权品种详细信息
资源评价:锁定重要林草遗传资源多样性
2019—2021年,组织开展重要林草遗传资源多样性评价工作,对40个树种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涉及珍贵濒危树种,具有经济、药用及生态价值的树种,对高寒牧区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的草类资源,为林草植物新品种选育和创新提供了重要候选材料。
阶段性成果——
花椒:共收集花椒材料577份,其中野生资源有150余份,栽培品种(品系)有40余个;收集花椒种质资源种子30份,保存优良种质资源50余份。
楸树:搜集楸树不同种质(品种、品系)24个,其中滇楸6个、楸树优树6个、楸树杂交种6个、品种5个以及金丝楸品系1个;经过抗寒性测定筛选出优良抗寒品种(系)7个。
浙江楠:对分布在浙江、安徽、福建和江西4个地区的浙江楠进行引种试验,引种数量在2000株以上。
科技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2021年度:实施6项林草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项目
一种木耳挂袋栽培的方法在贵州省荔波县转化运用
生物质多羟基土壤修复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转化运用
华桉3号新品种转化运用
龙丰1号、2号杨新品种转化运用
青海高寒荒漠地区小叶杨优良抗逆新品种转化运用
美人椒花椒新品种标准化栽培转化运用
2021年度:验收5项林草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项目
实现红花玉兰新品种“娇红1号”“娇红2号”产业化示范与推广
实现铁皮石斛原生态栽培专利技术产业化
实现“湘韵”紫薇新品种及高效繁育技术产业化开发
实现杂交相思新品种“赤云相思”推广与示范
实现紫薇免移栽的嫩枝扦插育苗药剂及方法示范推广
2011—2021年期间组织实施了97项林草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项目,有52项林草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项目通过验收。
行政执法:创建良好市场环境
开展打击侵犯、假冒林草植物新品种权专项行动。
召开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执法工作座谈会。
各级林草主管部门建立健全植物新品种权行政执法体系。
指导品种权人积极维权,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科学测试:完善新品种测试体系
林草植物新品种测试站工作取得新成果
委托林草植物新品种昆明测试站、上海测试站、杭州测试站对526个绣球属、蔷薇属、大戟属、杜鹃花属等申请品种开展田间测试工作,完成213个品种的田间种植测试并提交测试报告。
2021年启用菏泽测试站
编制发布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和标准2021年,金露梅、珍珠梅属等6项林业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以林业行业标准发布。
融合互通:分享植物新品种保护研究成果
开展欧盟实施《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概况、遗传资源惠益分享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相互关系、亚太地区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实施情况、韩国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植物育种者权利的权力平衡、日本2020年植物新品种保护法修正案概况、与森林繁殖材料生产和使用有关的遗传问题等研究。
开展主要优势经济林树种、竹结构材、打枝机、栗属植物、正交胶合木、树木移栽、沉香等专利分析研究。
出版《美国植物新品种法律法规解读》。
提升效能:建设基础数据库与共享平台
完善15个林草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库
新增数据量10万条,累计数据量160万条。
维护和管理“中国林业知识产权网”和“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网”
用户访问量超过10万人次。
开通“全国林草知识产权宣传周”网站
图文并茂地展示林草成果和最新进展。
宣传推广:形成产权保护新风尚
中国林草新品种在UPOV社交媒体平台首次发布。
登载、转载林草知识产权方面报道100多篇。
在《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工作动态》上发表战略信息1篇。
在《中国绿色时报》和《中国知识产权报》上发表有关林草知识产权的重点报道42篇。
出版《2020中国林业和草原知识产权年度报告》,编印2021年《林业知识产权动态》6期。
质稳量升:林草知识产权数量稳步增长
截至2021年底
林业和草原植物新品种申请量7008件,授权量3404件
林业相关专利公开量708499件,其中发明专利340334件
草原相关专利公开量101742件,其中发明专利58827件
林业科研院所专利公开量13747件,其中发明专利9052件
林业高等院校专利公开量58127件,其中发明专利28525件
林产品地理标志1482件
林业和草原软件著作权15185项
让“产权保护”惠及“四面八方”
一年来,全国各省(区、市)林业和草原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成绩。
精准施策——
北京: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际情况,对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核发实施告知承诺制,在申请表中增加新品种研发和使用相关内容。建立林木电子标签为主体的林木种苗溯源体系,已在杨柳雄株新品种繁育中试点应用。
新疆:积极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修订工作,深入6个地(州、市)、13个县(市、区)、40个林草种苗基地和企业等单位开展调研,形成立法后评估调研报告,报送至自治区司法主管部门,为相关法规修订奠定了基础。
成果转换——
江苏:积极推进省部共建的“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建设,在林源天然产物合成、生物质转化、生物质先进材料合成与构筑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解决了可降解医用防护纤维材料可控制备、高端专用精细化学品绿色制造等技术难题。其中,可降解医用防护纤维材料可控制备技术已申请美国发明专利;高端专用精细化学品绿色制造技术成果已实现转化应用,获2021年中国石油化工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辽宁:搭建沟通平台,建立沟通机制,推动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专利协同运用对接,促进专利共享和新品种权转化。初步尝试以市场牵引为动能,形成多环节良性联动的新品种推广产业链,塑造育种专家、品种运营商、
种植者多方利益共赢的果树产业健康新业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发展模式。
行政执法——
湖南:湖南省林业局将“双打”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进行专门部署,明确分工,成立了由湖南省林业局分管行政执法任务负责人任组长,科学技术与国际合作处、省林木种苗管理站负责人任副组长,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双打”工作领导小组,由科学技术与国际合作处负责植物新品种行政执法工作。
广东:广东省林业局建立健全覆盖全省21个地市的打击侵犯林业知识产权网络,主动与市场监管局协调林业知识产权侵权举报机制,建立统一接收侵犯知识产权96315热线,完善全省林业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网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