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 雷州多部门协作为南迁候鸟保驾护航,绘就绿美新画卷

  来自北方的候鸟如约而至,在金秋10月抵达雷州。湛江雷州沿海的滩涂、湿地、森林里,它们三两成群,在秋日的微风中起舞盘旋,为这座南方小城增添了几分生命力。

  雷州位于广东西南部,地处全球重要候鸟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上,是候鸟越冬、栖息的重要通道。每年中秋过后,南迁候鸟陆续途经雷州,或短暂停留后继续南下,或留在此地过冬。

  蓝天中,候鸟不远万里,完成这场季节轮回的迁徙;大地上,雷州人加快脚步,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和环境特点,开展绿美雷州生态建设七大行动。当地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共同发力,守护着大自然赠与雷州的宝贵财富,实现这场与候鸟之间的“双向奔赴”。

  建设绿美雷州

  保护候鸟栖息环境

  阳光洒在南渡河出海口,陆海间的红树林在秋季仍绿意盎然,林子深处不时传来各类鸟叫声。“不请自来”的鸟儿齐聚雷州,意味着对这片土地生态环境的肯定。

  近年来,雷州不断加强绿美雷州生态建设,保护好候鸟等各类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雷州林地面积130万亩,红树林面积约2万亩,海岸线长356.79公里,生态资源丰富,是湛江林业大县,也是湛江红树林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

  “我们深化‘林长+检察长’等协作机制,积极开展森林质量提升等七大行动,今年计划建设绿美红色乡村1个、森林乡村1个、绿化美化乡村26个,优化整合自然保护地7个,建成雷阳湖碧道和西湖水库碧道(三期)工程,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日前召开的“绿美广东竞风华”湛江海选赛活动上,雷州市委书记吴松江透露。

  雷州市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市、镇、村三级林长责任体系,创新“林长+”工作机制,成立红树林、珍稀海洋生物保护等公益诉讼工作站,形成林长总指挥,部门“大合唱”,全民共创共建的工作格局。

  在此基础上,雷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全市配备护林员159人,负责对各大林区进行巡护。

  红树林是重要的生物栖息地,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得益于蜿蜒漫长的海岸线,生长于潮间带的红树林是雷州的名片之一。

  雷州一方面建章立制、强化教育宣传、加强巡查监管,另一方面采取退塘还林、清理入侵物种等措施,加强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和集中连片修复。2019年至今,雷州共营造修复红树林4732亩,推动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加快建设。

  多部门联动

  推动保护工作常态化

  “今年7月,候鸟季还没到来,我们已经开始部署保护候鸟等野生动物的工作。”雷州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江建军介绍,近期,雷州已多次召开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着重探讨候鸟保护工作该如何落实。

  每年的候鸟季是盗猎野生动物等非法行为发生的高发期。为此,雷州决定自9月20日起至明年4月1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保护野生动物“双百日”专项行动,实现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的目标。

  雷州成立市保护野生动物“双百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明确各级政府是保护野生动物的责任主体,深入开展跨区域合作、多部门联动、群众广泛参与的以候鸟为重点的保护野生动物专项行动,旨在消除危害候鸟等野生动物资源的安全隐患。

  此次专项行动分为动员部署、全面整治、总结三个阶段。其中全面整治阶段从10月持续至明年3月,涵盖了整个候鸟迁徙季。

  横向,雷州市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服务中心、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开展打击非法猎捕、宰杀、贩卖野生动物行为专项行动。其中,雷州组织所有餐饮行业企业法人签订责任书,承诺不经营候鸟等野生动物或其制品。

  纵向,雷州构建起县—镇—村联动机制,各镇(街)同相关村(居)委会、村(居)民小组签订责任书,压实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任务,划定责任区,落实责任主体。

  “每个乡镇设有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野生动物保护,我们还将保护的力度和管理的责任延伸到村一级,完善网格化监查体系。从9月起,我们便组织宣传车在城区主要街道、乡镇等宣传野生动物保护,鼓励群众举报违法犯罪行为。”雷州市自然资源局林业管理股股长林广彪说。

  加强巡护蹲点

  打击盗猎违法行为

  10月中旬的一天,一辆警车停在雷州市纪家镇沿海的田野边。几名工作人员从车上走下来,提着一个笼子,几只斑鸠在笼子里叽叽喳喳。工作人员把斑鸠一只接一只拿出来,捧在手心,双手轻轻放开后,斑鸠扑腾着翅膀飞往天空,很快便消失在眼前。

  这6只野生斑鸠,是雷州市纪家镇派出所工作人员在几日前缴获的。“当时我们接到线索,说田里有人拉网捕鸟,我们连续蹲了三天,最后抓到了一名盗猎分子,现场缴获了这几只斑鸠。”纪家镇派出所负责人回忆。

  每年候鸟迁徙季,珍稀猛禽聚集雷州,打击盗猎、贩卖野生候鸟等行为成为保护野生动物工作的重点之一。眼下,雷州各部门正联合起来,清理、收缴辖区内捕鸟工具,对饭店、大排档等场所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对集贸市场、花鸟市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等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加强对车站、码头的巡查,查处非法运输野生动物行为,集中力量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案件。

  近期,林广彪经常和公安干警、镇村工作人员到野外,开展巡护保护野生动物候鸟清网行动,白天巡护、晚上蹲点,有时候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晚上光线暗,盗猎行动难以被发现,不法分子经常在晚上出没,拉起白天放下的网,所以我们蹲点的时间也一般在天黑后。”

  10月2日,雷州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自然资源局联合执法在雷州城区某小区抓捕非法捕杀野生动物违法人员;10月16日,雷州市森林警察大队、白沙派出所、自然资源局联合执法,再次抓捕一批违法人员。

  “今年相比往年,我们对非法捕杀野生动物行为的打击力度更大,宣传力度也更大,加上群众保护候鸟、保护自然的意识逐步提高,就目前来看,非法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也有所下降。”江建军表示。

  探索智慧手段

  科技赋能候鸟保护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雷州保护候鸟的方式正在不断迭代升级。

  “平时的巡护中,遇到一些隐蔽的、人比较难走进去的地方,我们会用无人机进行巡护。对候鸟聚集的重点区域,我们安装了实时监控系统,对候鸟进行监测和保护。”林广彪说。

  而在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内,一套智慧化鸟类视频和声音识别系统让鸟类监测变得更为简便。

  何韬是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里,时不时能见到他的身影。红树林生长情况是否正常、水鸟种类数量是否有变化、有没有出现人为破坏栖息地的行为……这些都是他监测的内容。

  何韬介绍,智慧化鸟类视频和声音识别系统通过后端的AI算法,对监测物种实现物种识别、目标追踪及抓拍等。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以及独有的声音大数据库,这一系统能对采集的声音数据进行声纹识别,让难觅踪影的鸟类直观地展示在大屏上,自动收集和整理监测到的鸟类数据。

  该系统能实现对红树林湿地区域鸟类的连续监测,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有利于及时掌握鸟类保护效果,并对未来的保护管理行动方向提供数据支撑,提升监测效率。如此一来,九龙山内丰富的鸟类资源能被更多记录,从而有效加强对种群和栖息地的保护管理。

  “以前,九龙山有废弃养殖塘长满了无瓣海桑,侵占了水鸟的栖息地,后来通过鸟类高潮位栖息地改造,情况慢慢有所好转。这几年,来到九龙山的水鸟种类和数量比以前多了很多。”何韬介绍,以前在九龙山只能见到白眉鸭、绿翅鸭、青脚鹬、红脚鹬等鸟类,如今,栗树鸭、针尾鸭、黑尾塍鹬、反嘴鹬、扇尾沙锥等也成了“常客”。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