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团队发布山茶属植物新物种—紫金短柱茶

  1月31日,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白溪自然保护区)科研团队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凡强副教授团队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PhytoKeys》在线发表了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新物种紫金短柱茶。该新物种为紫金县特有种,是白溪自然保护区科研团队发现发表的第4个植物新种,中山大学凡强副教授为通讯作者,白溪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叶钦良与中山大学林敏为共同第一作者。

  2018年,白溪自然保护区科研团队在紫金县进行植物科考时,发现了一种未知的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联合中山大学对该植物进行了长时间的监测研究和解剖分析,基于形态学和分子证据,最终确定这是一种新物种,并命名为紫金短柱茶。这是继紫金舌唇兰后第二个以紫金命名的植物。

  紫金短柱茶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属是山茶科中最大的属,约有190种,其中近90%分布在我国南部;紫金短柱茶有花小、果小、雄蕊短等山茶属短柱茶组的特征,与相似种最大区别为幼枝无毛,具有更少的苞萼数量。紫金短柱茶生长在土壤层浅薄的山地上,耐干旱耐贫瘠,树形优美,该新种的发现拓展了广东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丰富了我国山茶属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在绿美生态建设中具有潜在的生态和经济应用价值。

  目前紫金短柱茶仅在海拔200-400米的山地中发现两个居群,共有90株成熟个体,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标准,紫金短柱茶被列为濒危物种(EN),因此,保护该物种和其栖息地至关重要。

  山茶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我国是茶的故乡与茶文化的发源地,约四五千年前就被发现和利用,茶Camellia sinensis是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此外,油茶Camellia olefera和红山茶组60余种的种子含油量高,可供食用及工业原料,是著名的木本油料植物;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则是国际上著名的观赏花木,具有非常多的观赏品种;木荷Schima superba被誉为森林里的灭火器;柃木属植物是冬蜜的蜜源植物之一。它们都是山茶科植物。

  紫金县山茶科植物种类繁多,拥有9属47种,为当地植物种类中最为重要的类群之一,茶、大苞山茶、油茶、南山茶等山茶属植物不仅在当地具有极高的生态和科研价值,还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紫金蝉茶作为我省的三大名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紫金短柱茶的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2-5米高;树皮黄褐色;幼枝红棕色,无毛。叶片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2–4.8×0.8–1.9厘米,正面深绿色,背面浅绿色,厚纸质到革质;叶柄长1-3毫米,被短柔毛;中脉两面突出,无毛和有时正面疏生短柔毛,侧脉6-7条,不明显;先端圆形,锐尖或渐尖;边缘有细锯齿;基部楔形。花单生,顶生或腋生,直径1.5-2.3厘米,近无柄。小苞片和萼片4-6,早落,在基部外面被短柔毛,里面无毛,边缘具缘毛;外部小苞片和苞片宽半圆形,部分先端2裂;内部小苞片和萼片近二球形到长圆状椭圆形。花瓣4-6,白色,离生,无毛,长圆状椭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顶部2裂,7-11×4-5毫米。雄蕊33-40,长4-5毫米,无毛;外部花丝轮生基部合生1-1.5毫米。子房3-4室,每室2胚珠,直径约2毫米,被绒毛。花柱3或4,长1-2毫米,从基部合生一半,顶部3-4裂。蒴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约。直径1.2厘米;果皮1-2毫米厚,分裂成3-4瓣。种子一粒,半球形或球形,直径9-10毫米,棕色,无毛。花期9-12月,果期1-9月。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