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 海丰湿地217只黑白双鹳“同框”齐聚

  与北方的严寒不同,海丰的冬天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万物萧疏的冬季,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却成为候鸟们温暖的避风港。微风拂过,水面泛起涟漪,东方白鹳、黑鹳等水鸟在湿地与滩涂间驻足觅食、栖息,绘就出海丰独特的冬韵画卷。

  “鸟中国宝”亮相,209只刷新历史

  2月18日,海丰鸟类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公平分区调查监测过程中,发现了一群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黑鹳正在公平水库浅水草滩觅食。经过清点,此次“亮相”的共有209只东方白鹳和8只黑鹳,均刷新了保护区对此类物种的最高纪录。在此次监测中,还发现上千只普通鸬鹚。

东方白鹳。

黑鹳。

  东方白鹳和黑鹳均是世界濒危珍禽,都属鹳形目鹳科鹳属鸟类,东方白鹳体态优美,身体上的羽毛主要为纯白色,翅膀宽而长,腿脚为鲜红色,栖息于湖泊、水库、池塘等边缘的浅水区,有时也飞到树上停栖;黑鹳的头、颈和脊部均为黑褐色,不善鸣叫,生性机警,会在空中盘旋寻找安全落脚点,喜在沼泽和湿地上觅食鱼、蛙、甲壳类和昆虫等食物。

普通鸬鹚。

  黑鹳是生态指示性重要物种之一,对栖息地环境要求极高,一般远离人类活动区域,是少见的“山河隐者”。同样,东方白鹳对生存环境极为敏感,全球不足万只,是湿地的旗舰物种。“鸟中大熊猫”黑鹳,“鸟中君子”东方白鹳,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宝”鸟类同框,更属罕见,这也从中映射出海丰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湿地保护成效显著,鸟类物种从72种增至257种

  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国际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是候鸟大规模迁徙的季节。

  近年来,海丰县对湿地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对鸟类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鸟类监测显示,海丰鸟类保护区种群数量逐年呈稳定上升趋势,鸟类物种从初建保护区时的72种,到目前的257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51种。

  生态的日益向好,为众多珍稀鸟类打造了栖息的“天堂”。此次“亮相”的209只东方白鹳是保护区自2009年首次记录到东方白鹳以来的最高纪录,在2023年保护区管理处就曾记录到东方白鹳170只,日前209只东方白鹳和8只黑鹳齐现,更是一大美景!

东方白鹳。

  进入候鸟迁徙高峰期以来,海丰便成了众多候鸟过冬的“风水宝地”。为确保保护区候鸟的迁徙及越冬安全,海丰县不断加强冬季候鸟保护工作,通过落实网格化管理,完善网格化巡护制度,组织人员加强巡护和监测等方式,记录候鸟生活习性,了解候鸟迁徙路线,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