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致力打造“城央绿心”

  林间虫鸣蛙叫,枝头彩蝶翩翩,水上野鸭与水中鱼儿每日同框;要是到了候鸟季,甚至还不乏像东方白鹳这样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身其中。这样的生态美景并非只有在人烟稀少的郊外才能目睹,在广州城区中心的一片独特的湿地,同样能成为美景的载体。

  今年的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广州市历时12年,将海珠区的一片万亩果园建设成为一片高“颜值”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不仅成为市民的绿色共享空间,更是成为大量物种汇聚的“乐土”。

  打造如此“城央绿心”,广州做对了什么?城区中心有一片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绿洲,意味着什么?

广州海珠湿地。

  强调“师法自然”

  让“山水林田湖草”共同体重获生命力

  海珠湿地占地1100公顷,面积相当于3个纽约中央公园。而将时间回拨至12年前,这座广州市的生态地标和城市生态会客厅,彼时仅仅是一片万亩果园。

  “以前的人种果树比较符合‘天人合一’的概念。”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慧建表示,当时果农的种植方法是将果树种在独立地块上,每个地块之间的沟壑由自然引进的活水填满,沟壑每年清出的淤泥则可用于种树,整个种植过程对环境的破坏比较少。

  前人“天人合一”打造万亩果园,打下的是一个良好的生态基础。而从万亩果园到如今城央湿地的转变,更像是一种“师法自然”的过程,让“山水林田湖草”这一共同体重获生命力。

  广州市启动的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遵循的是“微改造、少干预”原则。其中包括恢复雨水花园、生物沟等水敏性小微湿地,搭建“昆虫旅馆”“浮排”、草滩鸟岛等不同动物居住空间,打造城市自然栖息地;同时,还建成垛基果林湿地示范区约100公顷,恢复滩涂约13公顷,划定鸟类生境保护区约50公顷,恢复乡土水生植物种植约11公顷,实现还通道于鱼、还生境于鸟、还家园于城的景象。

  总体来看,广州市对海珠湿地的建设是继承了过去几百年来在珠三角河涌湿地上形成的果林形态,有机结合珠三角水网密布区域的特点,创新性营建独特的南亚热带湿地景观类型—垛基果林湿地,构建基、果、水、岸、人五大要素同构生态特征,促进各要素的协同共生。

  对此,海珠湿地垛基果林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案例还被收录于《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恢复技术指南》,上榜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动物进城”带来多样性

  未来或有更多生物“走出去”

  生态系统的修复,带来的是逐年增长的生态多样性。

  以海珠湿地为例,片区内植物从294种增加到835种,鸟类从72种增加到197种,昆虫从42种提升至738种,2022年昆虫图谱增加9个中国新记录,2024年鸟类新增3种。其中还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鸟中国宝”东方白鹳,这也成为了广州城市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指征。

  实际上,海珠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背后也要归功于广州市多年来实施“动物进城”计划。近年来,广州市大力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其中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中,积极探索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坚持为城市“留野”,为野生动植物打造“天然家园”。

海珠湿地一棵大树上栖息的鹭鸟群。(谢惠强 摄)

  生态建设优良的地区不仅对各种生物有着汇聚作用,但也需要认识到,环境的容量并非无上限。以鸟类为例,目前广州市鸟类的种面积效应(物种/面积)已达历史饱和,且鸟类种群数量恢复到历史最高峰时的90%。

  “一个地方的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而生物未来还能从此地出发扩散到其他区域。这里即能成为其他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提供者’。”胡慧建对此如是评价。

  2021-2022年,有科研工作者连续在海珠湿地发现两个全球新物种“海珠斯萤叶甲”“海珠珐轴甲”。随着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对生态系统不断地调查和研究,未来或许能有更多物种源于海珠湿地、源于广州,甚至通过自然扩散到周边的生境当中。

  湿地调节作用不可忽视

  生态建设仍有“看不见”的问题需解决

  湿地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是为流经广州城区的珠江河段扮演着“水质净化器”的角色。目前,海珠湿地内有39条河涌,随着植被的增加,湿地系统的整体净化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资料显示,流入湿地的V类珠江水经过沉淀过滤后,水质可提升为Ⅳ类水;近年来,湿地内水质基本从V类提升到Ⅲ类,部分指标达到II类和I类标准。

  除此之外,湿地的存在还能有效消解城区“水浸街”问题。以海珠湖为例,湿地内可收纳约200万立方米雨水,调节周边城区内涝50平方公里,大大缓解了海珠区东南部内涝现象。

  不过,海珠湿地的净化功能依旧没有发挥出其最大的实力,原因在于水下这一层“看不见”的生态系统还需修复完善,这也体现出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仍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

  胡慧建认为,提高湿地系统的净化能力不仅只靠地面植被,水下生态系统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根据团队研究,目前湿地水下的生物包括水草、底栖的鱼类、河蚌、螺类以及浮游生物相对偏少,水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仍需继续恢复。

  “如果水底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湿地的净化能力还将提高一倍以上。”胡慧建还表示,水底、水面和陆上这三层垂直结构可形成具有空间梯度的固碳效应,未来可使湿地在碳普惠方面发挥更大的价值。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