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湖北省林业局一行8人赴广东省西江林场中华穿山甲野外观测研究站开展调研交流活动,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相关同志陪同。活动围绕中华穿山甲保护研究、生物多样性监测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实地考察中华穿山甲栖息地保护成果,共谋生态保护合作新篇章。
座谈会上,省林科院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华彦详细介绍了我省近年来在中华穿山甲种群监测、栖息地修复及保护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他指出,目前广东在多地建设了中华穿山甲野外站,其中省西江林场观测研究站是全省首个建成的,为穿山甲种群动态、活动规律及栖息地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更填补了省内穿山甲野外系统化监测的空白。
省西江林场场长系统介绍了林场的历史沿革、生态资源现状及中华穿山甲保护成效。会上,与会人员还共同观看林场生态保护宣传片及野生动物监测成果视频,直观感受穿山甲等珍稀物种在林场的繁衍生息场景。
会后,调研组深入省西江林场在建中华穿山甲野外驯化基地,实地察看基地建设进展,并徒步考察中华穿山甲野外觅食洞及栖息环境。华彦现场讲解中华穿山甲行为特征,重点科普觅食洞与居住穴的区别。通过实地观察洞穴形态及周边植被,调研组对穿山甲栖息地选择偏好及生态需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湖北省林业局调研组表示将借鉴广东模式,结合湖北实际探索保护新举措。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深化了鄂粤两省林业部门的交流,更为中华穿山甲等旗舰物种的保护注入了新动能。下一步,双方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携手推动跨区域生态保护网络建设,为筑牢我国南方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