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山海经”——林经:北人参南巴戟,走进亚洲最大的巴戟产地

  第二季《南粤山海经》,走进肇庆德庆县。肇庆是广东省林业资源最为丰富的一个城市,所谓靠山吃山,当地的林下经济也是相当丰富的。在这里,我们一起去探寻“北人参南巴戟”中的巴戟。

1594003906.png

  德庆县林业局副局长孙刚介绍,德庆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林业大县,全县辖12个镇、1个街道,175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人,有林业用地面积15.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 852.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6.6%。德庆县特有的山多地少,森林覆盖面积大,周边环境受到的工业污染少,加上较厚的砂质红壤土层适合南药种植生长的资源优势,适宜林下种植中草药、菌类类型很多。

  孙刚说,德庆南药道地独特,巴戟天、何首乌、广佛手、肉桂等四大南药以品质纯正而著称,常用于药方、浸酒、滋补、养生等,种植规模、产量及品质,都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目前全县有巴戟种植户1.2万多户,种植面积5.9万亩,年总产量3.8万吨,年产值3.8亿元。孙刚谈到,德庆南药地处北回归,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种植了很多特色的南药。德庆农民也很勤劳。每个地方只要有空地,他们就能够种上巴戟,玉桂等等产品。

  巴戟种植大户梁大哥介绍,巴戟生长在海拔三百米左右的山林,能够吸收充足的阳光。巴戟种植周期比较长,长达四年的生长时间能够让巴戟吸收大地的灵气和精华。德庆处于北回归线,气候多变,高温高湿的环境使得巴戟质量很好。

1594003942(1).png

  巴戟表面是灰黄色,切开呈白色,经过晒制后变红变黑。巴戟辛温能散,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治疗肾虚骨痿,腰膝酸软。巴戟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收,产量最高的年份在6年左右。巴戟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逐渐木质化,成本会更高,价格也更贵。巴戟属于温补食材,适宜体质寒凉的人群。巴戟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做巴戟糕,酿巴戟酒,煲巴戟汤,还能做成巴戟糖。

1594003848(1).png

  德庆南药地区不仅仅种植量大,交易量也很大,每天有20到30万斤的巴戟从南药传送到全国各地。扶贫也是发展林下经济的目标之一,南药当地扶贫单位出钱给贫困户购买种苗,帮助农民联系销售公司,成立合作社,指导生产,实现种苗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种植技术统一。通过这种模式,一方面村民可以增收,另一方面,药厂也可以有更有质量保障的来源。

1594003981(1).jpg

扫码回看直播视频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