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说绿美㉑|刘吉:推动绿美惠州生态建设上新台阶

  以林长制为抓手扎实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正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即日起,广东林业联合南方+推出《林长说绿美》专栏,邀请多个地市第一林长分享本地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做法,亮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任务表”“路线图”。本期带来惠州市第一林长的报道。

图片

  “惠州生态资源丰富,绿色家底厚实。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绿美惠州生态建设,以绿为美持续扩绿护绿,推进减污降碳,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花园城市,让绿色日益成为惠州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和澎湃动能。”近日,惠州市委书记、市第一林长刘吉在接受南方+专访时表示,惠州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战略,高水平推进绿美惠州生态建设各项工作,立足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的优美花园城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巽寮青巽山森林公园,市民在草坪露营。南方+记者 梁维春 摄

巽寮青巽山森林公园,市民在草坪露营。

  打造优美花园城市

  南方+:惠州自然生态“家底”如何?依托本地生态条件,惠州如何划定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路线图”?

  刘吉:惠州是广东林业生态大市和重点林区,山水林田湖海一应俱全,坐拥“半城山色半城湖”。全市森林面积65.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7.91%,两项数据均排名珠三角第二;现有古树数量13106株,排名全省第一;罗浮山、南昆山等是全国著名的天然“氧吧”,是大湾区东北部的“生态之肺”;境内水库容量超过16亿立方米,是大湾区的“生态水源”。湖美城兴、交融共生的青山碧水蓝天成为惠州最美底色。

  近年来,惠州在大力实施制造业当家战略的同时,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把住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让绿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惠州经济始终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并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核心在绿、聚焦在树、着眼在林,绿了自然就美。惠州狠抓省委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战略落实,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统筹推进绿美惠州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扎实推进林业产业创新发展等“三项工作”,大力推进裸露地复绿“一项攻坚工程”,形成“6+3+1”的工作布局,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打法”,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美、产业强、文化兴、百姓富的崭新画卷正在惠州大地徐徐展开。

  以“深攻坚”换“新面貌”

  南方+: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出的“六大行动”,惠州如何部署落实?

  刘吉:今年来,惠州市委提出深入实施“党建带林建”,突出党建引领,全市共同发力、全民共同参与,以“党建红”促“生态绿”。通过召开全市高质量党建引领林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发布《春风十里,绿美惠州有你》倡议书,全市广泛发动1380个党组织、32661名党员参与植树;建设“党建林”466个、面积3293亩;新建义务植树基地62个、植树11.9万株;打造绿美机关等绿美单位120个、植树23.5万株。

南昆山。南方+记者 梁维春 摄

南昆山。

  林长制高位推动,签发了《关于开展2023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令》《关于全面实施绿美惠州生态建设工作的令》《关于全面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令》。我先后4次到责任区域开展巡林和调研,市四套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狠抓“六大行动”,市、县、镇、村四级林长开展常态化巡林3.9万人次,促进绿美惠州生态建设工作全面开展。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全市完成低质低效桉树林及松材线虫病的松树林等优化提升16.99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7.85万亩,改造桉树林4.7万亩,均超过全年目标任务。惠东好招楼湿地公园、惠阳半岛滨水公园、仲恺观洞湖森林公园等8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总体进度超过90%,打造了一批特色绿美生态廊道。

  打造绿美“流动风景线”,对全市范围内19条(段)高速公路、2条(段)铁路、2条(段)高速铁路、14条(段)国省道周边裸露地、边坡以及裸露山体、矿山废弃地等开展整治复绿,全市共排查出裸露地块162个、面积7116亩,已完成复绿141个、面积5958亩,让裸露地实现绿美蝶变。

  推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建设森林城镇3个、森林乡村6个、绿美古树乡村3个、绿美红色乡村3个;8、9月两个月共完成植树49.4万株。着力提升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五边”绿化美化品质,推动镇村尽快绿起来、美起来、净起来。

  持续掀起植绿热潮,建立一批“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全市营造提升主要通道森林景观带60公里,提升绿道、碧道、古驿道森林景观40公里。创新设立“绿美惠州生态建设行动基金”,埃克森美孚、隆瀚生态农业、天安珑城等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认捐绿美惠州生态建设资金折计6600多万元。

  促进保护地可持续发展,在惠东打造万亩红树林示范基地,探索建立“红树林+生态养殖+生态文旅”模式。今年,重点在惠东范和港海域宜林滩涂区域种植红树林1250亩,全市红树林面积突破万亩,达到1.12万亩。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新增古树2220株,总量达13106株,排名全省第一。完成“惠州市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对75株濒危古树名木有效开展抢救复壮。

  从“增指标”到“提质量”,随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各项任务在惠州取得阶段性进展,惠州自然生态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

  南方+:在“用绿”方面,惠州形成了什么特色做法?

  刘吉:惠州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通过念好“林”字诀,打造“绿富美”。积极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康养等林下经济,推进森林公园建设,做好“林游结合”“林水结合”生态文章,增加林业附加值。大力发展绿棋楠沉香、猴耳环、油茶、竹子等林业产业,充分发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综合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态稳固双赢。今年前三季度预计林业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210亿元,同比增长52.5%。

竹木林场丰富的龙潭镇。南方+记者 梁维春 摄

竹木林场丰富的龙潭镇。

  坚持多措并举、共同发力。市政协把“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提案列入重点协商课题;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把油茶生产种植任务纳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亮牌提醒,闭环推进”工作,定期督促落实。各级林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着力解决油茶种植用地、资金和种苗等重点难点问题,目前已顺利完成今年3万亩的油茶新造任务。在惠东宝口镇筹划打造万亩集中连片油茶种植基地,建设集种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林农增收。目前龙门现有竹林面积近16万亩,竹产业从业人员1.2万人,年人均收入约4万元。惠东积极打造“绿棋楠沉香之乡”,共有沉香企业123家,今年新增种植3000亩,累计种植1.2万亩,带动农户200多户,解决本地农民就业1000多人,年产值过亿元。博罗首创“退桉还药”,桉树林变身南药种植基地,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依托万亩罗浮锥天然林打造“万亩罗浮追绿”项目,预计带动周边农户500户以上,每户增加收入3万—5万元,让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推动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城市颜值有“面子”、绿色入心有“里子”、发展致富有“路子”,奋力谱写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绿美“山海经”,为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坚强生态保障。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