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观鸟人”:保护区有鸟叫的地方,就有他的足迹

  鸟类监测是一件虽然辛苦,但却有价值也有乐趣的工作。

——南岭鸟类监测团队队长刘志发

图片

  望远镜、背包、录音笔、相机……带上齐全的装备,南岭鸟类监测团队队长刘志发五点半就爬起床做好准备,带着队员们驱车前往监测样线。天刚擦亮,刘志发和队员们就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鸟类监测

  “这个时间鸟类最活跃,适合做监测,其他时候鸟类就没那么活跃了。”这样的工作,刘志发已经坚持了8年,45条监测样线,监测范围5.84万公顷,保护区有鸟叫的地方,就有刘志发和队友们留下的足迹。

图片

  十年人鸟情 

  北方汉子和南岭小鸟结缘

  刘志发是地道的北方人,80后汉子。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刘志发进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兼职当地林场施工管理人员。“当时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营造林的一些工程施工,参与到鸟类监测中,得益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志发说。

  2012年,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原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合作开展了保护区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本底资源调查。生态学专业出身的刘志发有机会参与其中,协助研究人员进行鸟类调查。“刚开始自己也不懂怎么做鸟类监测,一窍不通,只能跟着调查队边做边学。”

图片

  怎么发现鸟类,怎么识别鸟类,怎么监测鸟类,监测什么内容?这对当时的刘志发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在调查期间,刘志发细心地学习,查看资料分辨鸟类,跟科研人员学习鸟类监测的技术、方法。“研究人员会告诉我这是什么鸟,有哪些辨识特征,慢慢就熟悉了。”借着参与调查的机会,刘志发和南岭小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持续两年多的调查中,刘志发全程跟进参加鸟类调查工作,掌握了鸟类调查技术和方法,逐渐具备了独立开展南岭鸟类监测的能力。

  动物本底资源调查结束后,为掌握辖区鸟类种类和数量持续动态及栖息地环境状况,南岭保护区于2015年组建了科研监测团队,自主进行鸟类监测。团队由保护区5位80后工作人员组成,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因工作岗位变动,目前团队成员只有3人。刘志发作为队长,负责制定监测方案,组织开展监测工作。具体工作包括样线设定、调查、记录、数据整理、报告撰写等,监测之余也利用爱鸟周、观鸟节等契机积极开展鸟类科普工作。

图片

  山中寻鸟趣

  闻声识鸟是鸟类监测的必备技能

  2015年7月22日上午9时许,刘志发监测团队走完仙坪监测样线后原路返回,队员谢勇突然发现密林前方右侧的水塘泛起一层层涟漪,一只体长约六七十厘米的巨鸟,拍打着接近1米的翅膀,飞落在离他10多米远的大树上。

  “这是什么鸟?以前从未见过。”队员谢勇被眼前褐色的巨鸟惊呆了,急忙向不远处的队友伍国仪招手。伍国仪会意,扛起“长枪大炮”蹑手蹑脚赶了过来,举起镜头瞄准巨鸟。大鸟似乎有所警觉,突然腾空而起,扇动着宽大的翅膀朝山顶飞去,伍国仪眼疾手快,快速移动镜头跟拍,一阵“咔嚓、咔嚓”的快门声,终于拍到了一组巨鸟的照片。经查阅资料和请教专家,这只巨鸟属南岭罕见留鸟——黄腿渔鸮,是全球性近危物种,中国种群估计仅有小于100个繁殖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列入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喜栖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区茂密森林的溪流浅水区,为南岭保护区为首次发现。

  发现南岭保护区的鸟种新记录,这是鸟类监测工作中的意外惊喜。

图片

  刘志发说,鸟类监测不仅有机会目睹到罕见鸟种现身,还能观察到鸟类觅食、求偶、育雏等各种有趣行为,让人体验到拥抱大自然的乐趣。闻声识鸟是林鸟监测的必备技能。“在南岭,基本听到鸟叫就知道是什么鸟。”刘志发说,南岭的样线来回走了这么多年,样线上分布的鸟类听声音就能分辨,听不出的很少。

  “基本每种鸟都有自己独特的鸣唱,有的短促,有的尖利,有的悠扬,有的婉转。”在长期的鸟类监测中,南岭的鸟叫声成了刘志发心中长久回响的生命乐章,这种自然乐趣是他坚持进行鸟类监测的一股动力。

  克难守初心

  为保护鸟类生态提供宝贵数据

  “和一般的观鸟不同,监测是长期的、规律的、线路和时间相对固定的观鸟,旨在观测一地鸟类种类、数量及动态。”刘志发说,鸟类监测有乐趣,也有辛苦困难。长期监测首先要克服的困难,是在野外跋山涉水的疲劳和危险。

图片

  4月份是南岭鸟类的繁殖季节,正是刘志发忙碌的时期。一次调查往往会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调查的时候,刘志发沿固定路线,用望远镜进行观察,记录样线两侧发现的鸟类个体。监测路线涉及不同海拔和生境类型,长度一般为2公里。有些样线是林间小路,特别是竹坳样线,崎岖难走,有些地方要手脚并用,稍不留神就可能滑下山谷。一趟需要走4个多小时,不时还有蚂蟥侵袭,令人心有余悸。

  为了达到最佳的监测效果,刘志发常常要在早上五点多就起床出发前往观测区域,和同伴扛着脚架和相机上山过河记录资料。山林天气无常,风吹、日晒、雨淋是家常便饭。有时为了记录清晰的鸟类照片,队员们要冒着危险,寻找最佳的观测位置。

  除了这些眼见的困难,长期进行鸟类监测使人心生枯燥。刚开始进行监测,会因为发现各种鸟类而感到惊喜,在长期的监测之后,新鲜感就会被枯燥代替。也正是因为这种枯燥感,很多人放弃了鸟类监测。但是刘志发认为,这种枯燥是值得的。在鸟类监测中,数据的积累、经验的增加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鸟类监测是保护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为保护区积累了重要的一手数据,也为鸟类相关科普积累了素材和经验。”刘志发介绍,野生鸟类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常能在较短时间内感受并作出反应,因而鸟类也被看作自然生态平衡及环境质量的“指示种”。

  南岭森林曾因为历史开发受到过较大的破坏,给野生动物包括鸟类的栖息地造成较大干扰。启动鸟类长期监测,不仅是保护鸟类,也是保护整个南岭的自然生态。这是鸟类监测的价值所在,也是刘志发一直坚守的初心。2021年起,刘志发团队试点网格化鸟类监测,将原有的15条监测线路拓展到45条,样线的代表性更加丰富,分布更加均匀。

图片

  促人鸟和谐 

  让鸟儿成为孩子的生态启蒙老师

  “在长期的鸟类监测中,可以看到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人鸟和谐的自然环境总体在好转。”刘志发说。

  每年爱鸟周活动期间,监测团队都会为附近中小学校开展鸟类科普讲座,让鸟儿成为孩子们了解大自然的桥梁,同时还能培养孩子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刘志发透露,下一步将争取开展全保护区网格化监测,通过深入细致研究鸟类种群的特征和变化,给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建议,同时也会进一步协助和支持自然教育工作的开展,将南岭鸟类监测与鸟类科普相结合,打造南岭特有的自然教育活动品牌,让南岭的鸟儿飞进更多人的心里,让更多人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当中。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