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紧抓实,结合林业工作特点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职责要求,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投身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力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检测预警和保护宣传、加强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执法打击力度,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开展疫情防控,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石门台保护区: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关闭景区2个

  为阻断疫情传播途径,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关闭景区2个,设立护林哨卡8个,严查进区人员。面对日益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保护区所辖五个管理站的一线护林员坚持设卡检查,共设立护林检查点8个。1月24日至2月6日期间,护林点哨卡值守197人次,拦截进区67人次,截至2月7日,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区内未发现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个案和森林火灾、安全生产事故、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等情况。

  海龟保护区:加强野外巡查摸排,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1月24日起,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关闭,暂停对外开放,在适当位置设置相关疫情警示提示牌。疫情防控期间,实行“一日一调度、一日一报告、一事一处理”和专岗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野外巡查摸排,禁止任何人员在保护区内非法猎捕野生动物,加强野生动物管控工作,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工作。

  内伶仃福田保护区:加强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疫情防控期间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度重视当前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加大隐患排查力度、落实值班执勤制度。加强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根据潮夕的规律,每天合理安排时间开展定点监测,确保在疫情期间不发生安全事故。

  车八岭保护区:率先实施疫情防控关闭封山

  1月24日,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全省自然保护地率先实施疫情防控关闭封山,调配森林公安干警值勤守关,杜绝一切区外人员进入保护区,并在始兴电视台、始兴县政府网发布封山信息,告知市民和游客不得进入保护区,阻断了疫病输入的通道。同时,强化资源管护力度,至2月10日,已全面完成春节后第一次全区网格化巡护及野生动物巡查摸排。此外,加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力度,将每天的野外监测样线由1条增加到3条。

  云开山保护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

  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结合保护区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抓好当前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森林防火工作,发布通知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在重点区域入山口要设立检查站,严查火种入山,对节后的农事用火加强管控,杜绝火种进保护区。同时,加强防火宣传教育,推进森林防火宣教创新,在液晶显示屏继续加大森林防火公益播出频次和推送力度,提高职工和群众的防火安全意识。

  南岭保护区:设立临时检查点,按“准入证”实行管理

  为加强疫情防控,疫情期间停止一切工程施工、科研调查等活动。做好南岭森林公园大门检查点、天门嶂检查站入山卡口的检查,严格按“准入证”实行入区管理,共检查车辆92辆,人数191人,所有受检的进出车辆未发现火源物和野生动植物品,所有受检人员体温正常。同时,保护区从1月31日至2月16日,在八吨桥设立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火临时检查点,截至2月7日共检查小车558辆,摩托车147辆,人数1053人,劝退车辆77辆,所有受检人员体温正常。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