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沙头角林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伴随着祖国的逐步强大,我省林业建设事业也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珠三角9市全部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成森林小镇70个、森林乡村近万个……在祝贺新中国70华诞的喜庆日子里,省林业局推出广东省林业建设的“首个”与“之最”系列报道,盘点省林业改革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书写让人热血沸腾的林业故事,传达林业人坚定赤诚的报国之心。

  广东省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沙头角林场

  1980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沙头角林场成立。为探索建设森林公园,1981年12月,经省编委批准建立沙头角海山森林公园又名沙头角林场,拉开了广东森林公园建设的序幕。1989年6月,国家林业部批复将沙头角海山森林公园升格为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广东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成立.png


  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成立

  多年来,沙头角林场人以维护园区生态安全与发展林场经济为抓手,从林场建立开始就“舍弃”了以培育木材,销售木材获得发展的资源消耗模式,而是充分利用特区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保育山林,建设苗圃基地,盘活山下建设用地,开展“三来一补”外贸加工,兴办物业租赁和绿化工程公司等实业,积极探索出符合林场场情的“重生态,走市场,促发展”的特区林业管理模式,将林场建设成为“特区市肺、林业窗口”。


林场旧场部1990.jpg


  林场旧场部,摄于1990年

  由于管护到位,沙头角林场取得建场以来未发生森林火灾的佳绩,保存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园区现有野生植物达240科1419种,野生动物24目64科196种,拥有刺桫椤、穗花杉、白桂木、粘木、土沉香(华南沿海最大的野生土沉香植物群落)和蟒蛇、鸢、赤腹鹰、褐翅鸦鹃、小灵猫等国家一级、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充分体现了优良的区域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园区内山峰挺拔、云雾缭绕,天池幽深、飞瀑激荡,古木苍劲、森林锦绣,被誉为大都市里的世外桃源。“梧桐烟云”景观位列深圳八景之一,成为深圳东部旅游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公园目前免费对市民开放。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沙头角林场创新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共生共荣的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依托区位优势,发展经济产业,较好地解决了生存和发展问题,年经营收入近3000万元,综合实力位居省直国有林场前列。


微信图片_20190619103143.jpg


  广东省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沙头角林场

  自2016改革以来,沙头角林场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体系、共建共享体系、生态管护体系、生态产品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等五大体系”,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健康高质的生态公益产品,创造优质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林场先后获得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工人先锋号、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十佳林场等荣誉。沙头角林场改革已经成为广东省国有林场改革的一个缩影。


微信图片_20190619103148.jpg


  沙头角林场“梧桐烟云”景观

  接下来,广东省林业局将每周推出1-2篇广东省林业建设的“首个”与“之最”事记,将林业人用绿色书写的辉煌和共同走过的日子呈现给大家,期待你们的关注!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