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麂(学名:Muntiacus reevesi),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2016《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易危物种。
小麂是麂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种,身高约43-52厘米,体长70-87厘米,体重9-18千克,尾巴较长,为12厘米。脸部较短而宽,额腺短而平行。小麂头部为鲜棕色,体毛呈棕褐色,颈背部较深,呈暗褐色,腹面从前胸至肛门周围均为白色。幼兽体毛上具有斑点。雄者具角,但角叉短小,角尖向内向下弯曲。小麂的头骨短而宽,约小于赤麂的三分之一,泪窝极大,甚至超过眼窝。
小麂栖息在小丘陵、小山的低谷或森林边缘的灌丛、杂草丛中。性很怯懦,且孤僻,常单独生活,很少结群。小麂是昼间活动的动物,同时也以晨曦和傍晚的活动最为频繁。
小麂觅食活动时非常谨慎,通常很慢地潜行。它取食多种灌木、树木和草本植物的枝叶、嫩叶、幼芽,也吃花和果实。
它们的叫声不同于梅花鹿和马鹿,而是“沃、沃、沃”,与犬吠声非常相似。因此,它们被人们称为“吠鹿”,这种鹿类叫小麂。
小麂雌性大约五个月才性成熟,开始排卵,排卵间隔约14天,每胎生一只,怀孕期七至八个月,生产后三至四天便可再受孕,不受哺乳影响,因此它们全年均可连续繁殖。雌性怀孕会形成集体的大量怀孕周期,幼仔多数同期出生,与一般草食性动物的年周期繁殖不同。雄性小麂则约九个月达到性成熟,在换角期间仍具制造精子的生殖力,不同于一般鹿科动物。
小麂的分布
小麂是中国的特有动物,也是广布种,我国的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各省都有它们的身影,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指名亚种分布于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四川、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湖北、贵州、云南;台湾亚种分布于台湾省;江口亚种分布于贵州梵净山。
但在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为何见不到它们呢?这与它们的觅食活动有所关联。
小麂的食谱相当广泛。尽管如此,山上的积雪仍会严重影响小麂寻找食物。只要雪的厚度超过10厘米,那么它们的短腿就会行动不便。为避开深雪,它们只能选择到山下寻找食物。在有大雪和特别寒冷的安徽、浙江的山区,有时超过20厘米的积雪厚度能持续十余天之久。在这种情况下,小麂为寻找食物而会冒险来到人的居住区,有的甚至饿死于山野。所以,制约着小麂无法向北扩散的主要因素是长期的积雪与冰冻环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