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野猪

  野猪是哺乳纲偶蹄目,猪科猪属的动物,是一种中型哺乳动物。野猪又称山猪,体躯健壮,四肢粗短,头较长,耳小并直立,吻部突出似圆锥体,其顶端为裸露的软骨垫(也就是拱鼻),这个鼻子可不是装饰,它十分坚韧有力,除了可以用来挖掘洞穴,还可以当作武器。

  除此之外,这个鼻子嗅觉也很灵敏,除了可以分辨食物的成熟程度,甚至还可以在厚达2米的积雪下搜寻出一颗核桃。野猪犬齿发达,雄性上犬齿外露,并向上翻转,呈獠牙状。野猪耳披有刚硬而稀疏针毛,背脊鬃毛较长而硬。整个体色棕褐或灰黑色,因地区而略有差异。

  我们所熟悉的家猪是于8000年前由野猪所驯化而成的,它鼻子口吻较较野猪短,性格温驯。

图片

  栖息环境

  野猪环境适应性极强。栖息环境跨越温带与热带,从半干旱气候至热带雨林、温带林地、半沙漠和草原都有分布。但它们倾向于喜欢落叶阔叶林,其中植被非常密集。

  生活习性

  野猪是杂食性的,只要能吃的东西都吃,植物物质占它的食物约90%。它主要以嫩叶、坚果、浆果、草叶和草根为食,并用坚硬的鼻子从地面挖掘根和球茎,也吃部分动物性食物。

  它大多集群活动,每个族群包括6-20只个体,4-10只为一群较为常见,小群由一个或多个繁殖雌性和它们的最后一窝的幼仔组成,通常食物丰富时,也会有几个小群组成大群一起觅食。

  野猪是夜行性动物,通常在清晨和傍晚最活跃,在受干扰的地区变成夜间活动,通常在日落前不久开始并持续整个晚上。白天要花费大约12个小时的时间在密集的树叶丛中睡觉,然后醒来在夜晚的掩护下出外觅食。觅食或前往饲养区共花费4-8小时。现实中的野猪,也没有大家所认为的那样笨拙,在被追赶的时候,可以连续奔跑15至20千米,耐力非常惊人。

图片

  为什么要保护野猪?

  除了青藏高原与戈壁沙漠外,野猪广布在中国境内,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云贵地区、福建、广东地区。野猪在我国属于无危生物,也就是没有灭绝的危险。尽管如此,野猪依然被列为了三有保护动物,猎杀野猪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一种没有灭绝危险的生物呢?

  其实保护野猪并不是保护野猪这一种生物,而是保护当地的整个生态系统。尽管野猪会采食人类的农作物,破坏人类耕地,但实际上野猪对于野生环境来说几乎是难以替代的物种,是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它们喜欢翻拱土壤,可以疏松当地土壤,为植物提供生根发芽的机会。冬季时它们能够翻开雪地,使掩盖在大雪之下的植被露出地面,其他不善翻拱的食草动物可以有机会获得食物,不至于被饿死。而且,野猪繁殖能力快,野猪幼崽可以为当地的食肉动物,如狼,豹子,老虎等提供肉类食物。因此,野猪对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是我国三有保护动物。

附件:

相关稿件: